好萊塢世界觀--看電影的智慧 Hollywood Worldview--Watching Films w
作者嘗試藉著人所共知的好萊塢電影,揭示我們津津樂道的故事背後的世界觀。
故事大有魔力,能感動人心,能改變人的思想。電影是故事,具有同樣魔力。當下,美國好萊塢(Hollywood)電影席捲全球,輸出的不止是笑聲 淚 影,更是一套套隱藏的故事背後、漸漸改變人心的世界觀。本書作者Brian Godawa為好萊塢著名編劇,獲獎無數。他在書中嘗試藉著人所共知的好萊塢電影,向我們揭示電影背後的世界觀──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等。
本書於2005年榮獲基督教出版聯會第二屆金書獎翻譯作品銀獎(神學、研經及工具書類)。
書評:
文:梁錦華
小時候一想起電影就是 許 氏兄弟與林亞珍,進入電影院是期待笑聲與歡樂。對電影的啟蒙始於史提芬史匹堡,《鬼驅人》、《奪寶奇兵》系列、《ET外星人》等告訴我不論靈界、神話還是科幻世界,只要可想像到的都可以在螢光幕上有形有體地呈現;電影院入口那紅色厚絨布就像叮噹的隨意門,觀影就是一次探索之旅。後來年紀越大開始會問問題:《小魔怪》究竟是喜劇還是驚慄片?《異形》跟《異形續集》為何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覺?《洛奇三集》的史泰龍為何要以蘇聯拳手為假想敵?……總的來說,美國好萊塢製作的電影已經取代了老是插科打諢的港產片,成為了我看少年時代電影的名牌保證。
Brian Godawa的《好萊塢世界觀──看電影的智慧》道出了美國主流電影的吸引力,就是好萊塢的電影都有一套說故事的公式:主題、英雄、對手、理想、挫折、對抗、啟示、圓場……任何題材的電影都可以用這一套公式構成一個不太爛而又完整的故事,以及當中有可以牽動人心的戲劇衝突──不論是正與邪的對峙又或者人對環境的抗衡。而故事經歷帶來的人性轉變,讓觀眾好像跟劇中人走過一段起伏有致的人生路,有始有終,意義從而就得以總結。這一種說故事的方式,就像有一條線索將支離破碎的人生經驗串連成一個可以掌握可以歸納的脈絡,因為電影中的任何情節、任何設計都是有原因的,於是對於仍然尋索人生觀世界觀的少年人,這是一種很吸引也很有感染力的啟迪。
對於喜愛美國主流電影的香港人而言,《好萊塢世界觀》是一本很好的認識電影語言入門書。作者Godawa作為一位好萊塢電影編劇,他那一套「故事,唯尚」("Story is the King")的閲讀電影方法,頗能凸顯美國劇情片的特色與哲學。作者選擇了存在主義作為電影世界觀的一個示範,的確點出了美國主流電影在商業計算背後所殘餘的人文精神。只是當一個人年紀漸長,人生的經驗閲歷便會令他不斷檢視甚至質疑少年時代的那單一又秩序井然的世界觀。本書所呈現的那一個電影世界,就如一個人的少年階段,當我們的觀影經驗隨年月增加,便會開始發現還有很多很多的電影類型與美學形式。會感動一個中年人的,可能不再是故事,而可以是一個意象、一刻凝視,又或一句短語、一片靜默。
基督教信仰宣揚的也是一個有始有終的故事,只是基督徒向來太在意這個故事的終點,總是著急要把書翻到最後一頁的最後一句,所以老是將故事說得很爛。或者是我們很少在意上帝說故事的方式,也沒有耐性去細味上帝設計的情節,所以自然也不懂得上帝在美工著色剪接裡所流露的感觸與情調。沒有觀眾的導演是孤獨的,沒有好觀眾的好導演是悲慘的。學習看電影,或者可以是一種屬靈操練。
作者 : Brian Godawa / 翻譯 : 劉慧嬋
出版社:學 生 福 音 團 契 出 版 社 / 頁數 : 238頁
Please complete your information below to login.